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甘棠遗爱

甘棠遗爱

源见“召公棠”。旧时对已卸职的地方长官的颂词。《冷眼观》七回:“做父母官的能爱民如子,替百姓伸冤理屈……地方上绅民无以为报,就公众捐建这座去思碑,以为甘棠遗爱的纪念。”


偏正 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相传西周的召伯巡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思其恩德,对那棵树也特别爱护。作《甘棠》诗赞之。后来常以“甘棠遗爱”称颂有政绩的地方官吏。语本《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镜花缘》5回:“如今世上所传的枯枝牡丹,淮南卞仓最多……这个异种,大约就是武则天留的‘ ~’。”△褒义。用于表示德政。也作“甘棠之爱”、“甘棠之惠”、“甘堂之阴”。


【典源】《诗·召南·甘棠》:“蔽芾(fei) 甘棠,勿翦勿伐,召 (shui) 伯所茇 (ba)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shui)。”《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歌) 咏之,作《甘棠》之诗。”注引《括地志》 云:“召伯听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树,后人怀其德,因立庙,有棠在九曲域东阜上。”《说苑·贵德》:“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陕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

【今译】 周时召分 (姓姬,名奭,又称召伯、邵伯) 治理自陕而西一带地方,巡行时正值农忙,故不入城邑,而在甘棠树下听断诉讼,处理政事,使官民各得其所,地方大治。召公死后,百姓感怀他的恩德,保护甘棠不伐,以为纪念并作《甘棠》诗歌颂他,诗大意为,茂密的甘棠,不要砍伐它,召公曾在树下歇息、理事。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官吏仁政爱民。

【典形】 爱棠、甘棠、甘棠遗爱、故国栽棠、南山遗爱、憩树、憩棠、人颂甘棠、邵伯树、召公棠、召南棠、棠芾、棠郊、棠郊成政、棠树、棠遗善政、棠阴、忆召公、坐棠、甘棠游憩、甘棠有去思、垂阴慕甘棠、遗爱同召伯、棠树遗爱、召伯遗泽、甘棠少讼、甘棠不剪、棠树政、思召伯、怆甘棠甘棠颂。

【示例】

〔爱棠〕 唐·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爱棠余故吏,骑竹见新童。”

〔甘棠〕 唐·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丘馆东有三柳焉,公往来憩之,饮水则去。行路勿剪,比于甘棠。”

〔甘棠遗爱〕 明 ·李东阳 《哭叶吏部》:“绿竹清风东署远,甘棠遗爱北州存。”

〔故国栽棠〕 清·丘逢甲《感旧抚今叠韵》:“空山拾橡惭工部,故国栽棠托召公。”

〔南山遗爱〕 宋·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憩树〕 宋·欧阳修《上随州钱相公启》:“行郊憩树,绝无两造之辞; 托乘载宾,惟奉百金之宴。”

〔憩棠〕 唐·骆宾王《至分陕》:“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人颂甘棠〕 元·徐再思《蟾宫曲·送沙宰》:“岐麦林桑,渡虎驱蝗,人颂甘棠,春满琴堂。”

〔邵伯树〕 唐·杜甫《巴山》:“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召公棠〕 宋·刘筠《禁中庭树》:“宁知千载后,只美召公棠。”

〔召南棠〕 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敬逾齐国社,恩比召南棠。”

〔棠芾〕 宋·李昴英《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棠郊成政〕 宋·柳永《永遇乐》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棠树〕 唐·王椎《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棠树勿剪,何如审像图

桐乡置祠,岂比耳闻身及。”

〔棠遗善政〕 唐·罗隐《商于驿楼东望有感》:“棠遗善政阴犹在,薤送哀声事已空。”

〔棠阴〕 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六卿咸事,天官是司,二南作伯棠,棠阴实治。”

〔忆召公〕 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坐棠〕 唐·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拥熊轼而抚百城, 建隼而临千里。坐棠敷惠,恩缠去思。”


【词语甘棠遗爱】  成语:甘棠遗爱汉语词典:甘棠遗爱

猜你喜欢

  • 买妻耻樵

    汉代朱买臣妻以买臣挑柴行诵为耻,自求离去的故事。《汉书.朱买臣传》:“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

  • 阮籍穷途

    源见“哭穷途”。形容陷于困境,没有出路。清方文《人日哭从子子留》诗:“鲁连蹈海去不返,阮籍穷途谁与亲?”【词语阮籍穷途】   汉语大词典:阮籍穷途

  • 鲂赪

    同“鲂鱼赪尾”。宋岳珂《百韵诗》:“吏贪无鼠硕,民佚异鲂赪。”【词语鲂赪】   汉语大词典:鲂赪

  • 刘讼石中书

    《汉书.刘向传》:“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

  • 三去令尹不忧

    《吕氏春秋》卷二十《知分》:“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史记.邹阳列传》唐.司马贞《索隐》:“三得相不喜,知其才之自得也;三去相不悔,知非己之罪也。”楚国孙叔敖,三次被任命

  • 秋风季鹰

    同“秋风张翰”。季鹰,张翰字。清 顾家相《醉花阴.题俞廙轩中丞卧游图》套曲:“值明良遇合当隆盛,莫便学秋风季鹰。”

  • 非愚则诬

    诬:欺骗。 不是愚昧无知,就是存心欺骗。 指斥别人坚持错误意见。语出《庄子.秋水》:“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韩非子.显学》:“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

  • 食万钱

    同“日食万钱”。宋陆游《思故山》诗:“从渠贵人食万钱,放翁痴腹常便便。”

  • 献果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今樱桃孰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后因以“献果”谓以新获果品进献天子、宗庙。亦泛指向内廷进献财物。明 沈榜《宛署杂记

  • 格磔

    鹧鸪的鸣声。唐代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辀格磔声。”钩辀:亦鹧鸪鸣声。“格磔( ㄓㄜˊ zhé 哲)”本为象声词,后世亦泛作鸟鸣声,如《聊斋志异.婴宁》:“野鸟格磔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