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瓦釜雷鸣

瓦釜雷鸣

文选.屈原〈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李周瀚注:“瓦釜,喻庸下之人;雷鸣者,惊众也。”后因以“瓦釜雷鸣”形容小人骄横得意。郭沫若《沸羹集.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人民有话不能言,言者无责可自负。其结果必然成为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的世界。”亦用于谦指自己的作品。宋黄庭坚《再次韵兼简履中》诗:“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


主谓 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瓦釜,陶制的炊具,如沙锅。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比喻庸才居于高位。语出《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宋·黄庭坚《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郭沫若《沸羹集·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人民有话不能言,言者无则可自负,其结果必然成为~,黄钟毁弃的世界。”△贬义。多用于描写庸愚之人身居高位。→小人得志 ↔黄钟毁弃。也作“雷鸣瓦釜”、“瓦缶雷鸣”、“瓦釜之鸣”。


【典源】《楚辞》屈原《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今译】 屈原在《卜居》中感叹: 人世混浊不清,黑白难分,蝉翼称为重,千钧却称为轻; 宏亮的黄钟遭到毁弃,瓦罐却肆然高鸣; 奸人飞扬跋扈,贤士埋没无名。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贤士遭轻贱排斥,小人骄横得意; 也用以谦指自己的作品等。

【典形】 黄钟毁弃、雷鸣瓦釜、瓦釜金镛、瓦釜雷鸣、瓦釜鸣、瓦釜鸣雷、瓦釜参宫商。

【示例】

〔黄钟毁弃〕 清·田同之《与畹叔编修论诗》:“黄钟毁弃瓦缶重,长夜漫漫竟如梦。”

〔雷鸣瓦釜〕 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

〔瓦釜金镛〕 清·黄鷟来《送张孝永回开封》之六:“江山风月常无主,瓦釜金镛一任看。”

〔瓦釜雷鸣〕 宋·黄庭坚《再次韵兼简履中》:“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

〔瓦釜鸣〕 清·黄景仁《和容甫》之二:“谁令黄钟节,掩以瓦釜鸣?”


【词语瓦釜雷鸣】  成语:瓦釜雷鸣汉语词典:瓦釜雷鸣

猜你喜欢

  • 月将

    源见“日就月将”。谓每月有长进。唐陆贽《鸿渐赋》:“琢玉者日就其功,为学者月将其益。”【词语月将】   汉语大词典:月将

  • 尘露

    灰尘和露水,喻轻微。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意为象灰尘附于泰山,露水滴入沧海一样,尽一点极为微小的力量。【词语尘露】   汉语大词典:尘露

  • 三大征

    指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宁夏之役,即镇压哱(bō播)拜之乱。哱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积功升为都指挥。万历初任游击将军

  • 家丘

    源见“东家丘”。“东家丘”的省称。即孔丘。借指尚未为人所知的博识君子。《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怪乃轻其家丘,谓为倩人。”张铣注:“鲁人不识孔丘圣人,乃云:我东家丘者,吾知之矣。言轻孔丘也

  • 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这首诗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将自己的荣华富

  • 刘章歌田

    指刘章侍奉吕太后宴饮,唱一首耕田歌,内有不同苗种,要铲除掉。暗示不是刘氏而王之人,要铲除掉。后以此典比喻胆识豪壮,不畏权势。 刘章是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章在宫禁中值宿警卫,吕太后封他为

  • 雁杳鱼沉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比喻彼此音讯断绝。元 刘庭信《折桂令.忆别》曲:“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金瓶梅词话》三六回:“雁杳鱼沉,离愁满怀谁与传?”并列 比喻音讯断绝。宋·张绍文

  • 误随车

    唐.韩愈《嘲少年》:“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宋.秦观《望海潮》:“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误随车”意指少年子弟信马闲游,漫无目的,不觉误随别人的车子而行。后

  • 叹微管

    源见“微管之叹”。指怀念像管仲那样能救民治国的大臣。宋陆游《雨夜书感》诗之一:“群胡穴中原,令人叹微管。”

  • 燕颔相

    源见“封侯万里”。指封侯之相。南朝 陈徐陵《出自蓟北门行》诗:“生平燕颔相,会自得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