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用行舍藏”。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是以用舍行藏,仲尼独许于颜子。”见“用行舍藏”。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是以~,仲尼独许颜子。”【词语用舍行藏】 成语:用舍行藏汉语大词典:用舍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胡惟庸(?-1380年),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奔朱元璋,历任主簿、通判、佥
言语噜苏。《汉书.张释之传》:“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后世称别人多言不息,为“喋喋不休”。【词语喋喋】 汉语大词典:喋喋
《晋书.羊祜传》:“帝……以祜为都荆州诸军事、假节,散骑常侍、卫将军如故。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年。……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
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曎。”谓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旧时相术家以为是大贵之相。后因以“日角”指帝王。《魏书.尒朱荣传》:“伫龙颜而振腕,想日角
唾沫之余。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江永》:“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然所著乡党图考,四书典林,帖括之士,窃其唾余,取高第、掇巍科者数百人。”后因以“拾人唾余”,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微不足道。
原意是说儒者以仁为己任,虽师亦无所逊。后则泛指应该做的事就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推让。孔子在教育他的学生时说,如果遇见合乎仁义的事情,即使老师,也不应谦让,而应主动地去做。【出典】:《论语·卫灵公》:“
同“彭殇”。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生同胥靡遗,寿等彭铿夭。”
同“犬马之报”。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犬马报,怎敢忘半米儿星分。”
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谷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