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每饭不忘

每饭不忘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尚食监,管理膳食的官。汉文帝刘恒为代王时,多次听到高祛称赞赵将李齐当秦将王离围攻巨鹿时的贤能勇敢,印象极深,以致每当吃饭时便想起这件事。后因用为时刻不忘之词。

清.陈文烛《重修瀼西草堂记》:“忠君忧国,每饭不忘。”


主谓 每次吃饭都不会忘记。今比喻时刻牢记心中。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清·袁枚《随园诗话》卷14:“人但知杜少陵~君,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间,何在不一往情深耶?”△褒义。多用于比喻对他人的思想感情方面。→牵肠挂肚 念念不忘朝思暮想


【词语每饭不忘】  成语:每饭不忘汉语词典:每饭不忘

猜你喜欢

  • 悦近来远

    《韩非子.难三》:“民有信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悦近来远”是指王者之政能使近者悦服,远者来附,天下归心。《梁书.敬帝纪》:“布德施惠,悦近来远,开荡荡之王道,革

  • 乘桴翁

    源见“乘桴浮海”。指孔子。唐岑参《东归发犍为》诗:“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

  • 悬梭化龙

    同“雷化龙梭”。唐李咸用《夜吟》诗:“落笔思成虎,悬梭待化龙。”

  • 天生蒸民而树之君

    蒸:众。一作“烝”。树:立。 上天生育众百姓,并建立君主来统治他们。 旧时表示君权神授,职在牧民。语出《三国志.高堂隆传.附栈潜》:“潜上疏曰:‘天生烝民,而树之君,所以覆焘群生,熙育兆庶。’”《

  • 聊城箭

    源见“一箭下聊城”。比喻助人解难纾祸之策。清李渔《意中缘.设计》:“路人尚且行方便,至交敢惜聊城箭,那有个受报居功的鲁仲连?”【词语聊城箭】   汉语大词典:聊城箭

  • 桃李成蹊

    蹊(xī希):小路。此典比喻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因为开花和结有果实吸引人们前来,所以在树下很自然地被人们踩成一条小路。后以此典形容人品行高尚,自然受人仰慕;或比喻注重实际而不讲求虚名。司马迁撰写《史记

  • 灌园避世

    源见“仲子灌园”。谓逃名隐居。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岂终怀宝迷邦,漫说灌园避世。”

  • 得寸得尺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以“得寸得尺”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

  • 胡天胡地

    见“胡天胡帝”。廖辉英《红尘孽债》:“吴中侃从前亦是花天酒地过的,他父亲的退休金,几乎全给他~花个干净。”【词语胡天胡地】  成语:胡天胡地汉语大词典:胡天胡地

  • 万壑千岩

    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宋 柳永《夜半乐》词:“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宋 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