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涣然冰释”。比喻疑问、隔阂、误会等完全消除。唐张说《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铭》:“十四通五经大旨,百家之言,先儒未论,一览冰释。”【词语冰释】 汉语大词典:冰释
源见“星郎”。谓居郎官职位。唐郑谷《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诗:“止陪鸳鹭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韩非子》卷七《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商朝最后一位皇帝纣荒淫无道,饮食极端奢侈,箕子曾以食豹胎来比喻纣王。后遂用为饮食
源见“隋侯之珠”。喻才德出众。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尔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谅当人握隋琛,家怀荆宝。”【词语隋琛】 汉语大词典:隋琛
源见“辽东帽”。指三国 魏管宁,曾隐居辽东三十七年,世称隐居高士。清王士禛《寄怀邓州彭中郎直上兄弟兼忆仲亮宁远》诗:“皂帽辽东客,青山宛 叶情。”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清李渔《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清俞蛟《潮嘉风月记.
《论语.季氏》:“陈亢(字子禽,孔子的学生)问于伯鱼(鲤字伯鱼,他是孔子的儿子)曰:‘子亦有异闻(特殊的教诲)乎?’对曰:‘未也。尝独立(指孔子),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
比喻从现象可推知本质;从局部的、细小的迹象,可推知全体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亦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王隐《晋书》:“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据《初学记》卷六引)相传大禹爱惜“寸阴”。古代以日晷为定时仪器,可以
源见“獬豸冠”。指传说中一种能以其独角辨别邪正的神兽。喻指为官清正,执法严明。元傅若金《奉送达兼善御史赴河南》诗:“立朝防触豸,行路避乘骢。”【词语触豸】 汉语大词典:触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