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棘刺沐猴

棘刺沐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一称狝猴,亦即沐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指给制猴者优厚的俸禄)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同宴)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刻刀)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不实之事)也,王必察之。’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

韩非子》中所谓“棘雕沐猴”,古时只不过是一局骗术。冶者在燕王面前,揭露了诈骗者的虚妄。韩非以此为喻,说明世间那些空谈家们,他们所夸的海口,大都与棘雕沐猴者的虚伪与欺骗是一样的。后因以“棘刺沐猴”指妄谈空说,或比喻不值钱的贱物。

唐.李白《丑女来效颦》诗:“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白居易《大巧若拙赋》:“巧在乎无枉,物性非劳形于棘猴之中。”


猜你喜欢

  • ?草

    同“展草”。《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犬解报恩能?(同?)草,马能知主解垂缰。”《五灯会元.汾阳昭禅师法嗣》:“马有垂缰之报,犬有?草之恩。”

  • 廪丘尉

    参见:回身县尉

  • 亡羊多歧

    同“亡羊歧路”。宋黄庭坚《次韵奉逆公定》:“得马折足祸,亡羊多歧悲。”【词语亡羊多歧】  成语:亡羊多歧

  • 石丈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米芾诙谐好奇……知无为军,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后用为奇石的代称。清诸九鼎《石谱.墨竹石》:“既对此君,复近石丈。

  • 薰穴求君

    《庄子.让王》:“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王子名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绥,车上的拉绳)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

  • 歌遗民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观周乐,听到《唐风》时,他

  • 赐北第

    《史记.夏侯婴列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宫殿北面门楼附近的府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及高后赐夏侯婴北第,是对他救孝惠、鲁元的功劳的高度褒奖。后

  • 酒浇块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忱):‘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阮籍与司马相如相仿佛,唯籍心怀不平,经常饮酒浇愁。垒块谓胸中郁结的不平之气,或写作

  • 先觉先知

    同“先知先觉”。宋 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先觉先知,得累圣不传之学。”见“先知先觉”。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得累圣不传之学。”【词语先觉先知

  • 落落寡合

    谓见解孤立,无可与谋。后也用以形容人性情孤傲,不易合群。《三侠五义》六九回:“原来此人姓杜名雍,是个饱学儒流,一生性气刚直,又是个落落寡合之人。”亦作“落落难合”。《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