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松筠之节

松筠之节

筠,原指竹子的青皮,此处泛指竹。形容像松竹一样,具有坚韧不拔、岁寒不凋的坚贞节操。后来用以赞颂品德高尚的人。出自隋文帝杨坚之语。杨坚事迹参见“同生共死”条。北周宣帝去世后,杨坚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独揽大权,遭到周室重臣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起兵反对。面对各种反对势力的责难和进攻,杨坚感到十分担心。他尤其害怕当时已臣服的南朝梁主萧岿(kuì亏)也乘机行动。正好这时萧岿派了柳庄来长安。杨坚为了稳定江南,便对柳庄说:“以往我征江陵时,就曾得到梁主的照顾,现今我受辅国之命于主上年幼,时事多艰之日,实在感到惭惧不安。而梁主累世功德,又在此时向朝廷表示诚意,实在是‘松筠之节’可鉴。”公元581年,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王朝。

【出典】:

隋书》卷66《柳庄传》1551页:“及高祖辅政,萧岿令庄奉书入关。时三方搆难,高祖惧岿有异志,及庄还,谓庄曰:‘孤昔以开府从役江陵,深蒙梁主殊眷。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中夜自省,实怀惭惧。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君还本国,幸申孤此意于梁主也。’”

【例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卷首题词:“其人清介比水石,节操同松筠,胸怀潇洒常如春。”


偏正 筠,竹。松竹枝叶常青经冬不凋,用以比喻坚贞的节操。《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褒义。常用于赞扬忠贞不二的精神。 →始终不渝 矢志不移 ↔出尔反尔 二三其德 见利忘义


【词语松筠之节】  成语:松筠之节汉语词典:松筠之节

猜你喜欢

  • 鹦鹉才高

    源见“文不加点”。谓富于文才。唐 纪唐夫《送温庭筠尉方城》诗:“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 日边

    源见“日近长安远”。指极远之地。唐李白《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亦比喻京师附近,帝王左右。唐赵嘏《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宋杨万里《送丁

  • 湘州石燕

    同“湘燕”。唐李端《荆门歌送兄赴夔州》诗:“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 唾玉

    源见“咳唾成珠”。比喻工于诗文。元方回《湖口寄方去言》诗:“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钩银。”【词语唾玉】   汉语大词典:唾玉

  • 伯俞受杖

    同“伯瑜泣杖”。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古来只有伯俞受杖尊慈命,几曾见甘痛决被妻荆。”

  • 扇席

    同“扇席温枕”。北周 滕王逌《〈庾信集〉序》:“烝烝色养,勤同扇席。”【词语扇席】   汉语大词典:扇席

  • 风流尽

    《南齐书.张绪传》:“从弟融敬重绪,事之如亲兄,赍酒于绪灵前酌饮,恸哭曰:‘阿兄风流顿尽!’”张绪字思曼,吴郡人。宋武帝曾赞张绪风流可爱似灵和殿前的杨柳。绪仕宋、齐两朝,忘情荣华利禄,为朝野所爱。他死

  • 三瓦两舍

    宋元时代城市中的游乐场所。一说,泛指简陋的民家。明代施耐庵《水浒》第六十一回:“卢俊义分付道:‘小乙在家,凡事向前,不可出去三瓦两舍打哄。’”又第六十六回:“城中各处宫观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设灯火,庆

  • 优孟歌

    源见“优孟衣冠”。谓为解决贤臣身后凄凉之忧以歌谏主。南朝 梁沈约《伤李珪之》诗:“既阙优孟歌,身后谁为宠?”

  • 延颈跂踵

    见“延颈举踵”。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4:“奈何都民朝夕思念,燃顶炼臂,~,以望御车之尘也?”【词语延颈跂踵】  成语:延颈跂踵汉语大词典:延颈跂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