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日暮途穷

日暮途穷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后以“日暮途穷”比喻到了末日。《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杨益道:‘蛮烟瘴疫,九死一生,欲待不去,奈日暮途穷,去时必陷死地,烦乞赐教。’”


并列 天色晚了,路也已走到头了。①比喻临近死亡或末日。语出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章炳麟《诘问南京政府一等匿名印电》:“以政府中人而发匿名电报,行同无赖,且效讼棍口吻,不知~之政府,何以嫉妒荒谬至此?”△贬义。多用于表示衰败没落。→日落西山 日暮途远 穷途末路山穷水尽 走投无路 ↔鹏程万里 前程似锦 欣欣向荣 方兴未艾。也作“日暮穷途”、“途穷日暮”。②比喻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多用于表示反抗斗争。


解释途:道路。本义指天色已晚,路也走到尽头。比喻力竭计穷,到了末日。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伍子胥本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太子建另外有一个少傅费无忌,对太子不忠诚,离开太子而去侍奉平王。费无忌害怕有朝一日楚平王死后建太子继位会杀掉自己,就诋毁建太子打算谋反。楚平王因此拷问身为太子老师的伍奢,伍奢据理直言,楚平王却一味偏信费无忌,最终杀掉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追杀太子和伍子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夺得了王位。之后,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攻破了楚国。

当初,伍子胥逃亡时对好朋友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亡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要守卫它。”等到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都城,楚平王早已死掉,继位的楚昭王逃到了别的国家。伍子胥找不到楚昭王,就挖开楚平王的坟墓,弄出他的尸体,鞭打三百下,才算了结。申包胥逃到了山里,派人对伍子胥说:“你的复仇恐怕已经太过分了吧。古语说,人多就能胜天,但天也一定能灭人。你原来算楚平王的臣子,亲自面向北而侍奉过他。现在竟然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这难道不是没有天理到极点了吗?”伍子胥说:“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我好像是一个太阳快要落山而路途仍很遥远的行路人,因此才做和常理相违背的事情。”后来伍子胥因为屡次劝谏吴王夫差,又遭到谗言,被赐自杀。

近义山穷水尽

反义柳暗花明

例句

他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境地了。


【词语日暮途穷】  成语:日暮途穷汉语词典:日暮途穷

猜你喜欢

  • 桃李之教

    源见“树桃李”。指老师的教诲。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偏正 承受师长的教诲。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

  • 探黑白

    同“探黑白丸”。夏敬观《和左南生觚社七咏》之二:“何似里中探黑白,少年群辈攫公卿。”【词语探黑白】   汉语大词典:探黑白

  • 羡鱼之网

    源见“临河羡鱼”。喻指实现愿望的行动。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方结羡鱼之网,将谣叩角之词。”

  • 主鬯

    源见“匕鬯”。《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唐孔颖达疏:“《震卦》施之于人,又为长子。长子则正体于上,将所传重,出则抚军,守则监国,威震惊于百里,可以奉承宗庙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称太子为“主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能够抵抗外界的侵蚀和影响。为了说明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作者举例说,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

  • 黄娇

    金元好问《中州集.段继昌》:“有以钱遗之者,必尽送酒家。名酒曰黄娇,盖关中人谓儿女为阿娇,子新以酒比之,故云。”后因以“黄娇”代称酒。震钧《天咫偶闻》卷九:“二三知己,策蹇行吟。黄娇半酣,紫丝徐引。”

  • 访安道

    同“访戴”。戴逵,字安道。宋范成大《夜过越上不得游览》诗:“岂有酒船寻贺老,兴尽却能访安道。”

  • 元礼同舟

    源见“李郭同舟”。李膺,字元礼。谓知己好友同游。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等游洞庭》诗之三:“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 孟嘉狂醉

    源见“孟嘉落帽”。指文人雅士宴饮的洒脱之态。宋晁补之《忆秦娥.和留守赵无愧送别》词:“黄菊虽残堪泛蚁,乍寒犹有重阳味。应相记,坐中少个,孟嘉狂醉。”

  • 动如脱兔

    脱兔,逃跑的兔子。《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原意是军队未行动时像处女那样稳重,一行动就像逃跑了的兔子那样快速。后比喻行动十分敏捷。《赛花铃》一三回:“为将之道,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