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挟持。挟持皇帝并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统制国家。后也用作比喻专权跋扈之人。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政治混乱,汉献帝刘协流亡不定。谋士沮授向袁绍进策说:“将军您累世辅佐汉室,忠义闻于当世。如今天子流亡,宗庙毁坏,各路诸侯又没有一个在保护君主,体恤百姓的。我们刚刚占有一块地盘,应当把天子接来,定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以皇帝的名义向诸侯发号施令,养精蓄锐以讨伐不服从朝廷之人。如此的话,天下之人谁能是将军的对手。”犹柔寡断的袁绍没有接受这一见议。

【出典】: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卷6第195页:“沮授说绍云: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例句】:

宋·严羽《沧浪诗话》:“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


其他 挟制皇帝,以朝廷的名义号令诸侯。后比喻借用权者名义发布命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其实利用了他的名位,‘~’的,和我那老仆妇的意思和方法都相同。”△贬义。多用于指旧时的权臣。→挟主行令 假传圣旨。也作“挟天子以令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


【词语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语:挟天子以令诸侯汉语词典:挟天子以令诸侯

猜你喜欢

  • 魏侯重

    《战国策.秦策二》:“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战国时期魏文侯信任乐羊而不听谗言。后以“魏侯重”喻指人主信任重用

  • 五侯第

    源见“五侯”。泛指权贵豪门之家。清龚自珍《摸鱼儿》词:“五侯门第非侬宅,剩可五湖同去。”又《好事近》词:“画梁燕子已无家,那有五侯第?”【词语五侯第】   汉语大词典:五侯第

  • 堕屦

    源见“圯桥进履”。谓脱掉鞋子(让人穿以试尊老之志)。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诗:“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 半部论语治天下

    见“半部论语”条。其他 掌握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国家。旧时对儒家经典的夸赞之辞。语本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7:“杜少陵诗云:‘少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

  • 独立王尊

    《汉书.王尊传》载:王尊任东郡太守时,东郡 河水上涨,浸泡金堤,百姓惊恐。王尊祝祷:“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万千吏民争相叩头请他离开,尊终不肯去。“及水盛堤溢,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

  • 倾盖

    源见“程孔倾盖”。形容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唐储光羲《贻袁三拾遗谪作》诗:“倾盖洛之滨,依然心事亲。”宋苏轼《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词语倾盖】   汉语大词典:倾盖

  • 褰帷问俗

    同“褰帷”。宋赵善括《水调歌头.饯吴漕》词:“才自褰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 仲连书

    同“鲁连书”。清毛奇龄《饮赵解元舅之鼎宅时令嗣新领乡荐》诗:“户外不嫌东郭履,箭头曾作仲连书。”

  • 松列大夫

    同“大夫松”。宋晁补之《谒岱祠即事》诗:“松列大夫爵,骡识将军坟。”

  • 棣棠

    同“棠棣”。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我杭城久滞,蜀道远违,岂无桑梓之怀,更起棣棠之恨。”【词语棣棠】   汉语大词典:棣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