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膏止火

投膏止火

膏:油脂。用油浇火。比喻举措不当,适得其反。出自五代时后唐大臣安重诲的事迹。安重诲(?-931年)应州(今山西应县)人。少年时便跟随后唐明宗做事。明宗即帝位后,为兵部尚书,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后又升任侍中兼中书令。他自以是佐命功臣,恃功骄傲,独断专行。虽然做过一些尽忠补益之事,却也做出不少无法弥补的错误决断:如听信韩玫的谮言而反对接受钱镠(liú流)称臣;怀疑李从珂(kē苛)谋反,便指使其手下将领杨彦温将其拒之于城外,后又派人杀掉彦温以灭口;不信任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和东川节度使董璋,屡派亲信将精兵入川监视他们,最终导致二人的反叛,等等。结果导致四方骚动,师旅并兴,正如投膏止火,适得其反。后被唐明宗所杀。

【出典】:

新五代史》卷24《唐臣传第十二·安重诲传》253页:“重诲既以天下为己任,遂欲内为社稷之计,而外制诸侯之强。然其轻信韩玫之谮,而绝钱镠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王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仁矩未至而董璋叛;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此所谓独见之虑,祸衅所生也。”


连动 膏,油。止,灭。浇油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措施不当,结果适得其反。《新五代史·安重海传》:“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适足速之。”△多用于行为方面。→负薪救火 以水救水↔抽薪止沸


【词语投膏止火】  成语:投膏止火汉语词典:投膏止火

猜你喜欢

  • 海成田

    同“沧海桑田”。清顾炎武《前诗意未有竟再赋四章》之一:“濩落人间七十年,年来三见海成田。”

  • 餐秋菊之落英

    餐:吃。落英:残落的花瓣。 以秋菊的落花为食,形容志行高洁。语出《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宋.吴淑《草赋》:“结幽兰兮延伫,餐秋菊之落英。

  • 鲁阳金行

    《艺文类聚》卷八十三引《庐江七贤传》:“陈翼到蓝乡,见道边有马,傍有一病人呼曰:‘我长安魏公卿,闻庐江乐来游,今病不能前。’翼迎归养之。病困,曰:‘有金十饼,素二十匹,死则卖以殡敛,余谢主人。’既死,

  • 白头怨

    同“白头吟”。清蒲松龄《少年游》词:“茂陵不惹《白头》怨,心地更清凉。”

  • 耳濡目击

    同“耳濡目染”。明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见“耳濡目染”。【词语耳濡目击】  成语:耳濡目击汉语大词典:耳濡目击

  • 髀里肉增

    同“髀肉复生”。清董元恺《庄椿岁.芦沟桥晓行》词:“髀里肉增,鬓边丝减,车尘扰扰。”

  • 负荆请罪

    此典指蔺(lìn躏)相如顾全大局而忍让及廉颇坦诚认错赔罪的故事。后以此典比喻顾全大局,忍让小忿;或向人认错,请求宽恕,不计嫌怨。蔺相如,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曾是宦官头目缪(miào庙)贤的家

  • 荀粲熨妇

    三国魏荀粲爱妻子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荀奉倩与妇与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奉倩:荀粲的字。

  • 身先士众

    同“身先士卒”。《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见“身先士卒”。《旧唐书·李密传》:“公当 ~,早定关中。”【词语身先士众】  成语:身先士众汉语大词典:身

  • 断鼻令女

    《三国志.魏书.曹爽传》附《何晏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列女传》曰:“爽从弟文叔,妻谯郡夏侯文宁之女,名令女。文叔早死,服阕(què,终止),自以年少无子,恐家必嫁己,乃断发以为信。其后,家果欲嫁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