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扪虱雄谈

扪虱雄谈

同“扪虱而谈”。清张问陶《苻秦王武侯墓下作》诗:“扪虱雄谈举世无,英雄毕竟耻为儒。”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五一引《续晋阳秋》曰:“咸阳王猛被緼袍而诣桓温,一靦谈当时之事,猛摸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奇之。”《初学记》卷五引崔鸿《前燕录》曰:“王猛隐华山。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说当代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晋书·王猛传》亦载。

【今译】晋代王猛少时家境贫穷,靠卖畚箕为生。他胸怀大志,博学多闻,在华山隐居。当桓温率兵入关中时,王猛身穿破旧的短衣前去求见。在桓温面前,他一面滔滔不绝地纵论天下大事,一面把手伸进衣襟里捉虱子,旁若无人。桓温为之称奇。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才略,谈吐不凡,态度从容而不拘小节。

【典形】 被褐、扪虱、扪虱剧谈、扪虱谈、扪虱雄谈、雄谈扪虱、扪故衣虱、扪虱雄豪、虱堪扪、王猛扪虱。

【示例】

〔被褐〕 明·高启《读史》:“军门被褐异隆中, 抱策归秦竟事戎。”

〔扪虱〕 唐·李白《赠张相镐》:“扪虱对桓公,愿得论悲辛。”

〔扪虱剧谈〕 宋·陆游《病起书怀》:“扪虱剧谈空自许,闻鸡浩叹与谁同。”

〔扪虱雄谈〕 清·王士禛《送戴务旃游华山》:“扪虱雄谈事等闲,余情盘簿写孱颜。”

〔雄谈扪虱〕清·黄鷟来《岁暮杂感》:“雄谈扪虱人偏远,问舍求田道亦穷。”


猜你喜欢

  • 鲐皮

    《尔雅.释诂》:“黄发、?齿、鲐背、苟。老,寿也。”晋.郭璞注:“鲐背,背皮如鲐鱼。”宋.邢昺疏:“舍人曰:老人气衰,皮肤消瘠,背若鲐鱼。”古人把老年人背部皮肤干枯消瘠,有如鲐鱼。后遂用为咏老人之典。

  • 昭华管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唐.房玄龄等《晋书》

  • 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诗中用朴素、浅显的语言,道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故后常以“更上一层楼”来比喻高瞻远瞩,不

  • 檀公画计

    同“檀公策”。宋陆游《悲歌行》:“檀公画计三十六,不如一篇《归去来》。”

  • 寿国

    延长国家寿命。《吕氏春秋.求人》:“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此二国者,虽至于今存可也,则是国可寿也。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词语寿国】   汉语大词典:

  • 快婿才

    《魏书.刘昞传》:北朝.魏博士郭瑀欲为女择婿,声言欲觅一快女婿。弟子刘昞自荐说:“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瑀因将女配昞。“快婿”即称心的女婿。后多以“快婿才”誉称别人的女婿。清.吴伟业《赠辽左

  • 韫匵

    同“韫椟而藏”。清顾炎武《又与公肃甥书》:“世有孟子,或以之劝齐 梁,我则终于韫匵而已。”【词语韫匵】   汉语大词典:韫匵

  • 辞金马

    源见“玉堂金马”。指离朝。唐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清晨听银虬,薄暮辞金马。”

  • 粃政

    粃: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粃政指不良的政治措施。《晋书.文帝纪》:“朝无粃政,人无谤言。”【词语粃政】   汉语大词典:粃政

  • 四战之地

    四面受敌之地。《后汉书.荀或传》:“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亦作“四战之国”。《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