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孟尝君遇到危难,被门客能为“狗盗”、“鸡鸣”的人救出之故事。后以此典比喻宽量待人,必得好报;又比喻不管地位多么低下之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有用场,办成事。孟尝君,即田文,战国时齐国宗室,袭承父亲田婴
源见“沧海横流”。指落泊者的怨叹。清顾炎武《与江南诸子别》诗:“诸公莫效王尼叹,随处容身足草庐。”【词语王尼叹】 汉语大词典:王尼叹
参见:玉女投壶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风土记》:“七月而蟪蛄鸣于朝,寒螀鸣于夕。”啼螀即寒蝉,秋风初起,蝉鸣树上。后遂用为咏秋令之典。螀,音jiáng。唐.喻凫《书怀》诗:“暮雨啼
源见“有口皆碑”。喻指众人口头的颂扬。清赵翼《喜晤嵇兰谷话旧》诗:“往事俄成泥爪幻,均徭犹颂口碑长。”《官场现形记》十八回:“绅士、商人于统领的口碑都有限。”亦指人们的议论或口头评价。《说岳全传》六一
指直不疑被冤诬盗金之故事。后以此典称赞人能宽容忍让;或指人遭诬蒙冤。直不疑,西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汉文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有一次,与他同住的一个人告假回家,误将另外一个人的金带走。金主人发觉后
同“烂羊”。清黄遵宪《述闻》诗之六:“事势可如骑虎背,功名偏赏烂羊头。”宁调元《浪淘沙.次韵答钝剑》词:“举世烂羊头,舜死尧幽,羞羞铜臭汉公侯。”偏正 比喻滥授官爵下的得志小人。《后汉书·刘玄传》:“
源见“三宿恋”。喻指短暂的居留。宋范成大《入崇宁界》诗:“桑间三宿尚回头,何况三年濯锦游。”
源见“丁固梦松”。喻指仕进。明袁宏道《月下偶成》诗:“自从甘曲枕,不复梦三公。”
源见“箪瓢陋巷”。原谓以瓢勺饮水。后用以形容生活简朴。《后汉书.章帝纪》:“动务省约,但患不能脱粟瓢饮耳。”【词语瓢饮】 汉语大词典: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