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后人诗文中或以指几,或以指琴。宋王安石《示公佐》诗:“吝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弦于槁梧,仰孤星
《艺文类聚》卷四四引《孙登别传》:“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清静无为,好读《易》弹琴,颓然自得。观其风神,若游六合之外者。当魏末,居北山中,以石窟为宇,编草自覆,阮嗣宗(阮籍)见登,被发端坐岩下,遥见鼓
源见“邹衍吹律”。常用为对别人提携奖掖自己的谢词。唐柳宗元《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藻镜洞开,而秋毫在照;文律傍畅,而寒谷生辉。”
同“邵平田”。宋吴泳《八声甘州.和季永弟思归》词:“有邵平瓜圃,渊明菊径,谁肯徘徊?”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阴结宾客。”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淮南要略》云:安养士数千,高才者八人,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晋昌,号曰‘八公’也。”晋.葛洪《神仙传.刘
膏油:借指灯烛。晷( ㄍㄨㄟˇ guǐ ):日影。恒:经常。兀( ㄨˋ wù )兀:劳苦。穷年:终年。 意谓夜以继日,终年勤奋读书。语出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 面黄肌瘦,憔悴不堪。语出《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搞。”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〇:“兼同时四人出家,三人得道。惟(丘)处机虚
源见“不疑诬金”。称人清廉耿介品德高尚。明杨珽《龙膏记.罗帜》:“清操素守,是不疑廉介,肯把金偷。”
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 古人把培养英才看作是人生一大乐事。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
源见“逐臭之夫”。指人嗜好怪僻。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宋明帝嗜蜜渍[⿰虫遂]蛦,每啖数升。是知海上逐臭之谈,陈君爱丑之说,何足怪欤!”【词语海上逐臭】 成语:海上逐臭汉语大词典:海上逐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