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小法大廉

小法大廉

见“大法小廉”。清·陈寿祺《燕下乡脞录》:“天下之大,百官之众,~,岂系无人!”


猜你喜欢

  • 瓜剖豆分

    同“豆剖瓜分”。《南史.陈武帝纪》:“自纮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并列 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比喻国土被分割。语出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蔡东藩、

  • 天职

    古人以四时的运行,万物的生长等等,都属天的职责,因此称之为“天职”。《荀子.天论》:“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后以应尽的职责为“天职”。【词语天职】   汉语大词典:天职

  • 贤圣杯

    同“贤圣酒”。宋徐积《召汝弼》诗:“烦子神仙御,尽余贤圣杯。”

  • 擢颖

    源见“毛遂自荐”。指显露头角。晋庾阐《吊贾生文》:“飞荣洛汭,擢颖山东。”《北史.高允传》:“崔 宗二贤,诞性英伟,擢颖闾阎,闻名象魏。”【词语擢颖】   汉语大词典:擢颖

  • 扼亢拊背

    扼:(è恶)用力掐住。亢(háng航),通“吭”,即喉咙。扼亢,用力掐住对手的喉咙。拊背,猛击其后背。比喻控制要害,抓住关键处,制敌于死命。西汉初年齐人娄敬在为汉高祖刘邦献策时说:“陛下进入函谷关(在

  • 履藉

    同“履籍”。《金史.撒改传》:“穆宗履藉父兄趾业,锄除强梗不服己者,使撒改取马纪岭道攻阿疏。”【词语履藉】   汉语大词典:履藉

  • 敌国通舟

    同“舟中敌国”。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其他 船上的人都成了敌人。形容众叛亲离。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贬义。多用于处境

  • 唐临晋帖

    唐人临摹晋人碑帖,学其法变其体。比喻善于摹仿而很少独创。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论诗》:“尝有问于虞先生曰:‘仲弘诗如何?’先生曰:‘仲弘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主谓

  • 两楹告兆

    源见“夫子梦奠”。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宋范仲淹《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意指以前的挫折虽已无法挽回,而如吸取教训,未来还是大有希望的。孔子周游列国到达楚国后,楚国隐士接舆唱着歌从孔子面前走过。歌词说,凤凰呵凤凰,为什么这样倒霉!过去的不能再挽回,然而未来还是可以追求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