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寒蝉仗马

寒蝉仗马

寒蝉:寒冷季节的知了;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像寒冷季节中的知了和皇宫中的立仗马一样,不发出一点声音。形容不敢说话。分别出自东汉刘胜和唐李林甫的事迹。刘胜,字季陵,东汉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西南)人,曾在蜀郡做官,后告老归还乡里,闭门谢绝宾客。同乡人杜密批评他说:“你位居大夫之职,受到上官的重视,却不肯荐举善人善事,也不愿揭发恶人恶事,隐瞒情况,顾惜自己,就像寒蝉一样,一声不吭。”李林甫事迹参见“弄獐”及“立仗马”条。后人把“寒蝉”与“立仗马”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便成为“寒蝉仗马”这一典故。

【出典】:

后汉书》卷97《杜密传》:“后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请托。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太守王昱(yù郁)谓密曰:‘刘季陵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密知昱激己,对曰:‘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新唐书》卷223上《奸臣上·李林甫传》6347-6348页:“(李林甫)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寒蝉仗马哉?慑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


见“仗马寒蝉”。清·欧阳巨源《〈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哉? 慑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


【词语寒蝉仗马】  成语:寒蝉仗马汉语词典:寒蝉仗马

猜你喜欢

  • 剡水舟回

    同“剡曲兴尽”。元于立《寄卢益修》诗:“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 伫立以泣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久久地站在那里哭泣。 形容很悲伤。语出《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三国.魏.曹植《武帝诔》:“圣上临穴,哀号靡及,群臣陪临,伫立以泣。”

  • 暇佚

    同“暇逸”。唐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刺史,守土臣,不可远观游;群吏,执事官,不敢自暇佚;惟司马绰绰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词语暇佚】   汉语大词典:暇佚

  • 庾公尘

    《世说新语.轻诋》:“庾公权重,足倾王公。庾在石头,王(导)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晋书.王导传》:“时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王)导

  • 朝三暮二

    源见“朝三暮四”。形容主意多变。《西游记》五九回:“似师父朝三暮二的,这等担阁,就从小至老,老了又小,老小三生,也还不到。”【词语朝三暮二】  成语:朝三暮二汉语大词典:朝三暮二

  • 卖垆

    源见“文君沽酒”。借指酒肆、酒店。唐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唤客潜挥远红袖,卖垆高挂小青旗。”垆,一本作“炉”。【词语卖垆】   汉语大词典:卖垆

  • 瀛洲

    同“登瀛洲”。宋 王禹偊《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源见“三神山”。古代传说中海上的三座神山之一。常泛指仙境或胜境。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 鸱夷革

    《战国策.燕策二》:“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注:即革囊,此指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囊中)而浮之江。”《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

  • 泄沓

    同“泄泄沓沓”。《明史.陈子龙传》:“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复旧物。今人国门再旬关,人情泄沓,无异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词语泄沓】   汉语大词典:泄沓

  • 七雄

    指战国时的秦、楚、齐、燕、韩、魏、赵。当时七国并强,互争雄长,故称“七雄”。汉代班固《答宾戏》:“于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虓( ㄒㄧㄠ xiāo 消)阚( ㄏㄢˇ hǎn 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