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愿作为珍贵的玉器被打碎,也不愿作微贱的瓦片以求得保全。比喻为坚持真理、正义宁可去死,也不苟且偷生。公元550年,东魏权相高洋,废孝静帝元见善自立,建立了北齐政权。就在这一年,天空出现了日食。古人迷信,把日食看作灾难的预兆。高洋很害怕,担心自己会像东汉时的王莽一样,夺了刘家的天下又被刘氏杀掉,于是下令把元室及近亲七百余人全部杀死,抛尸渭河,河中之鱼食人尸体,以至于人们几年不吃渭河中的鱼。面对杀戮,元氏的远房宗族一个叫元景安的提出改姓高氏,以求保全性命,元景皓坚决反对说:“怎么能丢弃自己的宗族,改姓别人姓氏呢?大丈夫宁可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为了保全而去作瓦片。”高洋听到元景安的告密后,杀死了元景皓。但他的义节却使人怀念。

【出典】:

北齐书·元景安传》卷41,544页:“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例句】:

姚雪垠《李自成》1卷12章:“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 老舍《四世同堂》56:“只要中国人肯抱定宁为玉碎,不求瓦全的精神抵抗暴敌,中国就不会灭亡。”


其他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到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决不丧失气节屈辱偷生。姚雪垠《李自成》1卷12章:“咱~。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褒义。多用于表达为祖国、为革命而杀身成仁的志士们的英雄气概。也作“宁玉碎,毋瓦全”、“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可玉碎,不做瓦全”、“宁可玉碎,何能瓦全”。


【词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汉语词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猜你喜欢

  • 周阳暴虐

    《史记.酷吏列传.周阳由传》:“(周阳由)以宗家任为郎,事孝文及景帝。……武帝即位,吏治尚循谨甚,然由居二千石中,最为暴酷骄恣。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汉时,周阳由历事文、景、武三朝,

  • 缯贩之士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汉初,灌婴本是睢阳一个贩卖丝绸(缯)的普通人,后佐刘邦定天下,有功,封颍阴侯,成为朝廷大臣。后因以“缯贩之士”为有才能而出身低微者之典。南朝 梁江淹《为萧重让扬州表》:“缯贩

  • 射工矢

    源见“含沙射影”。比喻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青天大白日,横注射工矢。”

  • 还东山

    源见“东山再起”。谢安曾辞官隐居会稽 东山。因以“还东山”泛指退隐。南朝 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偶与张 邴合,久欲还东山。”【词语还东山】   汉语大词典:还东

  • 斫鼻

    传说古代一个名叫石的匠人能运斧砍掉涂在鼻尖上极薄的白土而不伤鼻,后以“斫鼻”比喻技巧卓越。《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垩

  • 下车泣

    同“下车泣罪”。清袁枚《禹陵二十四韵》:“尝闻下车泣,忍过羽山东。”

  •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说的人恳切教导,听的人却不以为意。《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谆谆( ㄓㄨㄣ zhūn 肫):诲人不倦的样子。藐藐( ㄇㄧㄠˇ miǎo 秒):疏远貌。见“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 掞天才

    《文选》卷四晋.左太冲(思)《蜀都赋》:“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晋.刘渊林注:“班固述雄传曰:‘初拟相如,献赋黄门。’故曰‘摛藻掞天庭’也。《汉书.礼乐志》曰:‘长丽前掞光耀明。’”晋诗人左太中在

  • 陶令五男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晋诗人陶潜曾任彭泽令,故称陶令,他有五个儿子。后遂用为多子之典。唐.裴迪《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

  • 回肠结气

    见“回肠荡气”。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上:“其词凄丽妍约,情不自胜,令人诵之~,几欲掩过纳兰容若。”【词语回肠结气】  成语:回肠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