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夜坐佛膝

夜坐佛膝

元末明初著名书画家、诗人王冕少年时代读书的事迹。王冕(1287-1359年),字元章,诸暨(今属浙江)人。年幼时家境贫寒。父亲让他去放牛,他却溜进学堂,听学生们朗读课文,直到傍晚才回家,竟忘了牵回自己放的牛。父亲生气鞭打了他,不久他又是老样子。母亲说:“孩子对读书这样入迷,何不就随他的意呢?”王冕因此去到寺院中,夜里坐在大佛膝上,在长明灯映照下看书。他后来果然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出典】:

明史》卷285《文苑列传一·王冕传》7311页:“王冕,字元章,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暮乃返,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猜你喜欢

  • 三逐乡闾

    汉刘向《说苑.尊贤》:“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

  • 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心动貌。焉:文言语气词。 我的心也被说动了呢。 表示别人的话打动了自己的心。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清.顾炎武《与友人辞祝书》:“即不能然,而又以此日接朋友之觞

  • 频移革带

    源见“沈约瘦”。形容身体日益消瘦。清蒲松龄《为毕振叔和韩履生启》:“若小儿贫如南阮,聊晒犊裩;瘦似清郎,频移革带。”

  • 鹿失嬴秦

    同“鹿走中原”。元耶律楚材《再用韵感古》:“鹿失嬴秦无令主,鼎分炎汉有能臣。”

  • 不识颜平原

    《新唐书.颜真卿传》:“〔颜真卿出为平原太守。〕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玄宗始闻乱,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曰:‘朕不知真卿何如人,所为

  • 邹书

    源见“梁狱上书”。指邹阳上书。比喻上书鸣冤。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诗:“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词语邹书】   汉语大词典:邹书

  • 夜烛催诗

    源见“击钵催诗”。指夜间烛下赶写诗章。宋苏轼《次韵答刘景文左藏》:“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

  • 沐猴衣冠

    同“沐猴而冠”。元无名氏《延安府》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见“沐猴而冠”。明·无名氏《十探子》2折:“你这等人,乃~之辈,马牛襟裾之材。”【词语沐猴衣冠】  成语:沐猴衣冠汉

  • 白云藏屋

    源见“白云心”。喻归隐。宋吴潜《满江红.和吕居仁侍郎东里先生韵》词:“朝暮景、清风当户,白云藏屋。”

  • 嗔拳不打笑面

    《续传灯录.泉州云台因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后用谓不欺和气善者。亦谓对人和气则可免遭欺辱。《金瓶梅词话》九六回:“他年少这般贫寒,你只顾打他怎的?自古嗔拳不打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