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忧
《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寄愁,寄托愁思;寄愁天上,将愁思寄托到天上,使之不萦己怀。埋忧,压抑忧念;埋忧地下,将忧念深深埋藏在地下,使之不绕己绪。后因用为排遣忧愁,豁达乐观的语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夜梦从数客雨中载酒出游山川城阙极雄丽云长安也因与客马上分韵得游字》:“有酒不谋州,能诗自胜侯。但须绳系日,安用地埋忧。”
《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寄愁,寄托愁思;寄愁天上,将愁思寄托到天上,使之不萦己怀。埋忧,压抑忧念;埋忧地下,将忧念深深埋藏在地下,使之不绕己绪。后因用为排遣忧愁,豁达乐观的语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夜梦从数客雨中载酒出游山川城阙极雄丽云长安也因与客马上分韵得游字》:“有酒不谋州,能诗自胜侯。但须绳系日,安用地埋忧。”
原作“以德为怨”意为对人施恩处理不好反而结怨。后指以恩德或好处施于与己有结怨的人。公元前645年九月,秦晋两国战于韩原,晋惠公战败被擒。十月,晋国以阴饴甥为使与秦签订和约。秦穆公问阴饴甥:“对于签订和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〇:“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本是改恶从善的佛语。后比喻只要真心改恶从善,立即可变成好人。亦作“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便成佛”。鲁迅《准风
源见“使臣星”。指朝廷使臣出行。唐吴融《关东献兵部刘员外》诗:“昨夜星辰动,仙郎近汉关。”
同“习家池”。唐贾岛《行次汉上》诗:“习家池沼草萋萋,岚树光中信马蹄。”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眦指眼眶。发指眦裂,指头发向上直竖,眼睛睁得要使眼眶裂开。后以发指眦裂喻指极其忿怒。清.李宝嘉《文明小史》五九回:“便追溯庚子年的事,说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伐木.序》:“《伐木》,燕(注:宴饮)朋友故旧也。”《伐木》言鸟鸣嘤嘤,似求友之声,“嘤嘤”
同“金莲步”。宋孔平仲《观舞》诗:“云鬟应节低,莲步随歌舞。”【词语莲步】 汉语大词典:莲步
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京剧《将相和》五场:“老将军,岂不知,十步之内,自有芳草。”见“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京剧《将相和》5场:“老将军,岂不知,~。”【词语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成语:十步之内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附杜恕传:“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指,甚于受属。……”杜恕上疏中说大将军狂悖之弟(指大将军司马宣王,弟指宣王五弟,名通,为司隶从事。),望风希指,是
喂饱战马,磨快兵器。谓做好作战准备。《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亦作“秣马厉兵”。《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然后深沟高垒,秣马厉兵,为战守之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