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

指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说他是国内最有才能之人,没有人可与他相比。后以此典比喻才能出类拔萃的人。韩信不被汉王刘邦重用,便不辞而别,萧何亲自急忙追赶韩信,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刘邦,汉王刘邦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是什么原因?”萧何说:“我不敢逃跑呀,我是去追找逃跑之人。”汉王刘邦说:“你追找的人是谁?”萧何说:“韩信哪。”汉王刘邦又骂道:“将领们逃跑的多得数以十计,你都没有去追赶;你去追赶韩信,这是扯谎。”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一国之杰出人才,普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大王如果只想长期在汉中称王,那自然没有地方用得着韩信;如果决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和你商量大事的人了。就看大王怎样决策罢了。”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1页:“居(停留)一、二日,何来谒(yè业,拜见)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wàng旺,称王)汉中(陕西秦岭以南一带及湖北西北部),无所事(用)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指“长王汉中”和“争天下”两种计策)耳。”

【例句】:

宋·黄庭坚《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东南淮阴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4折:“似臣呵,常有人数;论此人,国士无双。” 明·沈采《千金记·救齐》:“他有谋略,号为国士无双,你怎么轻觑他?”


主谓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形容才能优异,国中独一无二。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者,国士无双。”宋·黄庭坚《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东南淮海惟扬州,~秦少游。”△褒义。用于赞赏贤才。→举世无双盖世无双 江东独步 天下无双 世不二出 天下第一 ↔无独有偶 天外有天 山外有山 饭袋酒囊


【词语国士无双】  成语:国士无双汉语词典:国士无双

猜你喜欢

  • 仲叔怀恩

    同“仲叔受恩”。唐方干《别殷明府》诗:“许教门馆久踟蹰,仲叔怀恩对玉壶。唯有离心欲销客,空垂双泪不成珠。”

  • 钓道

    刘向《说苑.政理》:“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报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

  • 爰丝正席

    《汉书.爰盎传》:“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长布席,盎(爰盎,字丝)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以立后,慎夫人

  • 称逝矣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

  • 婢作夫人

    唐.张彦远《书法要录》三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羊欣(南朝宋书法家)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袁昂评论羊欣书法,如“婢作夫人”没有大家风度。后因以讥笑刻意模仿,形容气

  • 王祥卧冰

    旧时比喻子女孝顺父母。典出晋人王祥之事迹。王祥(185-269年),字休征,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汉末年,扶母携弟,隐居三十余年。母死后,徐州刺史辟为别驾,举秀才,累迁大司农。高贵乡公曹髦时拜光

  • 用武

    指张良对高帝刘邦说:洛阳四面受敌,不是用武的地方。于是高帝刘邦往西定都关中(今陕西关中平原)。后以此典比喻施展才能。当初,刘敬劝告高帝刘邦说:“建立国都要到关中地方去。”高祖刘邦犹豫不决。高帝刘邦左右

  • 举一反三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举一反三”谓触类旁通。《北堂书钞》卷九八引《蔡邕别传》:“邕与李则游学鄙土,时在弱冠,始共读《左氏传》,通敏兼人,举一反三。”连动 据已知事理就

  • 北学于中国

    中国:旧指黄河流域,中原地区。 由南而北到中原来学习。 也泛指到外地学习。语出《孟子.滕文公上》:“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元.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世运推迁,文公

  • 怨不留

    《晋书.良吏传.邓攸传》:邓攸治关,“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