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唇枪舌剑

唇枪舌剑

唇如枪,舌似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犀利。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明.王玉峰《焚香记.羡德》:“姻事空言,慢使唇枪舌剑。”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亦作“舌剑唇枪”。元.武汉臣《玉壶春》二折:“显吹弹歌舞,论角徵宫商,使心猿意马,逞舌剑唇枪。”《封神演义》五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明.无名氏《精忠记.天策》:“其妻王氏,舌剑唇枪,巧言助逆。”


并列 唇如枪,舌似剑。形容争论激烈,言词锋利。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换~,议倾坛席。”△用于辩论。→针锋相对 ↔促膝谈心理屈词穷。也作“舌剑唇枪”、“唇剑舌枪”、“剑舌枪唇”、“舌枪唇剑”。


【词语唇枪舌剑】  成语:唇枪舌剑汉语词典:唇枪舌剑

猜你喜欢

  • 田单火战

    源见“火牛阵”。指纵火猛攻敌方的战术。清褚人获《坚瓠二集.和咏戏具》:“诸葛木装殊觳觫,田单火战亦纵横。”

  • 歌骊驹

    《汉书.王式传》:“〔式〕既至,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

  • 抚桐

    源见“焦尾琴”。指弹琴。清 钱学纶《语新》卷上:“少年曰:‘家君久仰先生精于抚桐,适有佳客亦嗜此。’”【词语抚桐】   汉语大词典:抚桐

  •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在求老百姓生存的原则下来杀人,那人虽被杀死,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意谓施政的出发点如果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会得到人民谅解。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明.李贽《

  • 恋栈驽骀

    源见“驽马恋栈豆”。喻目光短浅、顾惜眼前小利的人。清 杨潮观《温太真晋阳分别》:“就有死生缓急堪相共,恋栈驽骀惶恐。”

  • 思莼季鹰

    同“思归张翰”。元张可久《普天乐.秋怀》曲:“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 天涯何处无芳草

    天涯:天边。表示极远的地方。 就是走到天边,也会发现芳草。 意谓到处都有理想的事物。语出宋.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叔阳《关于〈生死之间〉的几句话》(《芳草》1985

  • 嵇康寡识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稽康传》:“时又有谯郡嵇康,……至景元中,坐事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采药于汲郡共此山中,见隐者孙登,康欲与之言,登默然不对。逾时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

  • 乐而忘归

    参见:乐之忘归连动 快乐得连回去都忘了。形容对某事物的喜欢留恋。《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多用于快乐的程度。→留连忘返乐不思蜀 ↔归心似箭。也作“乐而忘返

  • 八拜为交

    见“八拜之交”。《说岳全传》58回:“在下姓关名铃,曾与岳元帅的公子~。”【词语八拜为交】  成语:八拜为交汉语大词典:八拜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