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指有道德的人互相交往光明正大,不图私利。孔子问子桑雽,我两次被逐于鲁,在宋、卫两国也不受欢迎,而后又厄于陈蔡之间,在我遇到患难之时,亲友、徒弟四处走散,没有人向我表示亲近,这是什么原因呢?子桑雽回答说,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假国林回逃亡的事情吗?林回扔掉了价值千金的玉璧,却背着一个小孩子逃难。有人问他,你是为钱吧!孩子根本不值钱;你是为了减轻拖累,那么,孩子又是很拖累人的。丢掉千金之璧,而背着孩子逃难,你图得什么呢?林回回答道,别人是根据利益相互结合,我则是从天性出发对其进行关怀啊!靠利益相互结合的人,一旦处于艰难环境,立即会陌生如路人;从天性出发的人,碰到艰难困苦,反而互相关照。相互关照和相互遗弃相差是很远的,再说君子之间来往,象水一样恬淡,而小人之间交往,则象甜酒一样可口。君子之交,不讲利害,便显得淡;但受天性规范,困难时互相照顾;小人一切从利害出发,因而有利则甘言蜜语,无利可图时便相互绝交。正是这种缘故使得您的学生离您而去啊!

【出典】:

庄子·山木》:“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曰:‘敬闻命矣。’”

【例句】:

礼记·表记》:“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元·费唐臣《贬黄州》三折:“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君子之交淡如水。”


主谓 君子不谋私利,志同道合,他们的交情有如清水一样平淡。周瘦鹃《拈花集·寄亡友梅兰芳同志》:“虽说是‘~’,但是一有机会见了面,你总是分外亲热地跟我有说有笑的。”△褒义。多用于表示朋友交谊志趣相投,不尚虚华。→布衣之交 ↔势利之交。也作“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之接如水”。


【词语君子之交淡如水】  成语:君子之交淡如水汉语词典:君子之交淡如水

猜你喜欢

  • 端康相代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康字元将,亦京兆人。……端(韦端,韦康父)从凉州牧征为太仆,康代为凉州刺史。时人荣之。”东汉末,韦端自凉州牧征为太仆,其子韦康代父继任为凉州刺史。后因

  • 眉间喜气添黄色

    同“眉间黄色”。宋苏轼《满江红.怀子由作》词:“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 黍稷情

    源见“黍离愁”。指亡国的感慨。清方文《喜龚孝升都宪至》诗之二:“每涉江 淮路,偏多黍稷情。”【词语黍稷情】   汉语大词典:黍稷情

  • 天家

    皇帝之家。汉代蔡邕《独断》:“天子无外,以天为家,故称天家。”《晋书.胡奋传》:“杨骏以后父骄傲自得,奋谓骏曰:‘卿恃女,更益豪耶?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后父:皇后的父亲。【

  • 兄弟怡怡

    怡怡:和顺的样子。 形容兄弟和睦相处。语出《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五代.南唐.阙名《对背侍从征判》:“顺弟南风吹棘,兄弟怡怡。”鲁迅《彷徨.弟兄》:“你昨天竟急得那么样,叫旁人看

  • 杯里无蛇

    源见“杯弓蛇影”。谓无疑无惧,不惊不扰。清钱谦益《送马巽倩归会稽》诗:“杯里无蛇我所悉,水中有蟹哪能平?”

  • 假鼋鼍

    《竹书纪年》:“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至于九江,比鼋鼍为梁。”(据《艺文类聚》卷九引)据传说周穆王东征楚国,大军至九江,曾用鼋鼍为桥梁渡江。后遂用为咏桥梁之典。唐.杜甫《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

  • 掬指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鲁宣公十二年春,楚庄王发兵包围进攻郑国,因郑、晋有盟,郑便向晋告急求援。可是晋军六月赶到黄河边时,郑国已经投降。晋三军统帅中军将荀林父想回师,中军佐先縠却坚决主张渡河击楚,于是

  • 众寡难敌

    见“寡不敌众”。戚其章《甲午战争史》7章:“(日军)哨兵知~,以信号求援。”【词语众寡难敌】  成语:众寡难敌

  • 邪魔怪道

    犹邪魔歪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见“邪魔外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