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似悬河

口似悬河

同“口如悬河”。唐白居易《神照上人》诗:“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


见“口若悬河”。《祖堂集》卷10:“师有时云:‘我若放你过,纵汝百般东道西道,~则得。’”


【典源】《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 (泻) 水,注而不竭。’”注引《名士传》曰:“子玄有俊才,能言《庄》、《老》。”《晋书·郭象传》:“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今译】 晋代郭象字子玄,有才能,善论辨,喜好老庄学说。太尉王衍说郭象谈论有如激流奔泻而下,滔滔不绝。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能言善辩,滔滔不断。

【典形】 辩河、辩同河泻、口似悬河、泻水高谈、悬河、悬河口、言河、舌有悬河、诗似悬河、辩口如悬河。

【示例】

〔辩河〕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辩河飞箭,激流翻白马之津; 文江散珠,圆波漱骊龙之穴。”

〔辩同河泻〕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思若云飞,辩同河泻。”

〔口似悬河〕 唐· 白居易《神照上人》:“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

〔泻水高谈〕 明·袁宏道《毕少参舟中见武录》:“客座见书身毛寒,泻水高谈为君哑。”

〔悬河〕 唐·罗隐《言》:“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逞悬河。”

〔悬河口〕 宋·贺铸《小梅花·行路难》:“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

〔言河〕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言河激箭,浴紫贝以飞湍。”


【词语口似悬河】  成语:口似悬河汉语词典:口似悬河

猜你喜欢

  • 耳馀

    源见“张耳陈馀”。指势利之交。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瘠肥邈尔自秦越,势利纷然皆耳 馀。”

  • 金兰

    源见“金兰之友”。指契合的友情。亦借结义兄弟或志趣相投的朋友。晋葛洪《抱朴子.交际》:“《易》美金兰,《诗》咏百朋。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孟郊《春夜忆萧子真》诗:“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明许自昌

  • 后来之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范宁)谓王荆州(王忱):‘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后因以“后来之秀”指后来兴起的优秀青年人才。唐.房玄龄等《晋书.郭舒传》:“乡人少府范晷,宗人武陵太

  • 家丘

    源见“东家丘”。“东家丘”的省称。即孔丘。借指尚未为人所知的博识君子。《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怪乃轻其家丘,谓为倩人。”张铣注:“鲁人不识孔丘圣人,乃云:我东家丘者,吾知之矣。言轻孔丘也

  • 渐鸿

    同“渐鸿陆”。宋叶適《次韵韩仲止》:“林迷久已随甡鹿,磬止何曾有渐鸿。”明吴本泰《帝京篇》:“渐鸿虽可仪,羔羊不闻赞。”【词语渐鸿】   汉语大词典:渐鸿

  • 骑竹候前茅

    源见“竹马交迎”。称颂地方良吏施行德政,广受欢迎。前茅,古代行军时的前哨斥候。引申为先头部队、先行者。元 赵孟?《送柳汤佐怀孟总管》诗:“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

  • 凄风楚雨

    同“凄风苦雨”。清 程麟《此中人语.田螺妖》:“〔女〕每于凄风楚雨之时,常思归去。”【词语凄风楚雨】  成语:凄风楚雨汉语大词典:凄风楚雨

  • 支公好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余嘉锡笺疏:“《建康实录》八引《许玄度集》曰:‘遁字道林,常隐剡 东山,不游人事,好养鹰马,而不

  • 曲子相公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晋相和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布于汴 洛。洎入相,专托人收拾焚毁不暇。然相国厚重有德,终为艳词玷之。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后以“曲子相公”称和凝。清李渔《闲情偶寄.

  • 东阁贤

    源见“东阁招贤”。喻称受赏识的贤才。唐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