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卢郎

卢郎

泛指儒雅少年。原是对北魏卢渊、卢元明的赞语。卢渊,字伯源,范阳涿(今河北涿县)人,晋司空刘琨从事中郎卢谌的后代,温雅好学,累官至仪曹尚书,封固安伯,然正心寡欲,不趋荣利。高祖想立冯后,在召集群臣议论之先问渊道:“你认为如何?”渊答道:“这事自古审慎,依臣愚意,应再检选。”高祖说:“朕意已定。”但渊仍坚持己见。待冯后得立,冯诞获盛宠,深恨渊,渊却毫不以为意。渊随高祖车驾南伐萧赜,恰逢泾州羌人叛乱,连破城邑,渊以步骑六千号称三万,徐徐而进,不及三旬,叛众逃散,数万人投降。当初,渊十四岁时曾到过长安,离开时,送行的人送至渭北,有个相面的扶风人王伯达说:“诸君都不如这位卢郎德望高,官运通,而且二十年后,还会奉圣命再到此地,愿彼时不要忘记我。”此行,王伯达已年过八十,仍至军门求见。卢元明,字幼章,渊的侄子,文采风仪可观,累官至尚书右丞,性好玄理,不妄交游,饮酒赋诗,兴至忘返。年少时曾遇中山王熙,熙虽博识仍赞叹道:“卢郎有如此风采,诵《离骚》,饮美酒,自成佳器。”并挽留数日,赠帛、马而别。

【出典】:

魏书》卷47《卢玄传》1049、1061页:“是时泾州羌叛,残破城邑,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徐行而进。未经三旬,贼众逃散,降者数万口,唯枭首恶,余悉不问。诏兼侍中。初,渊年十四,尝诣长安。将还,诸相饯送者五十余人,别于渭北。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元明)少时常从乡还洛,途遇相州刺史、中山王熙。熙博识之士,见而叹曰:‘卢郎有如此风神,唯须诵《离骚》,饮美酒,自为佳器(犹言美材,即有才德、能任大事的人)。’遂留之数日,赠帛及马而别。”

【例句】:

宋·周邦彦《清真词·卷下·〈玉楼春〉》:“夕阳深锁绿芳门,一任卢郎愁里老。” 金·元颜《临江仙》词:“一樽芳酒一声歌,卢郎心未老,潘令鬓先皤(白色)。”


【词语卢郎】   汉语词典:卢郎

猜你喜欢

  • 少君方

    《汉书.郊祀志上》:“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人,主方。匿其年及所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余金钱衣食…

  • 噬脐莫及

    形容办不到如同咬自己的肚脐一样,无论怎么后悔也来不及。公元前688年,楚文王领兵攻打申国途中路过邓国。邓祁侯说,这是我的外甥,把他留住而予以热情招待。邓祁侯的另外三个外甥建议乘此机会杀掉楚文王,邓祁侯

  • 国门吕览

    源见“一字千金”。指《吕氏春秋》,因曾悬于国门重金征求意见,故称“国门吕览”。郁达夫《岁暮穷极有某府怜其贫嘱撰文因用钓台题壁韵作答》:“国门《吕览》应传世,何必臣雄再《剧秦》?”

  • 驹齿未落

    驹齿:儿童长的乳牙。乳牙还没有脱落,比喻年纪很小。杨情(?-560年),字尊彦,弘农灵宝(今河南灵宝)人。小时就有才名,魏永安初拜为散骑将军。后跟随高欢,官至右丞。北齐天宝初,与太原长公主成亲,升为尚

  • 巢南

    源见“越鸟南栖”。指思念故土。《梁书.武帝纪中》:“资业殆阙,自返莫由,巢南之心,亦何能弭!”【词语巢南】   汉语大词典:巢南

  • 徯苏之望

    源见“徯后之望”。指等待得到苏息的期望。元王恽《玉堂佳话》卷四:“用慰徯苏之望,爰兴问罪之师。”

  • 典属国

    ①属国归

  • 下里巴人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宋玉见到楚襄王。楚襄王责问他:“你的行为是否有不检点之

  • 寻河源

    《史记.大宛列传》:“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曰:‘大宛……东则扜罙、于竇。于竇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

  • 邺侯避李

    《旧唐书.李泌传》载:邺侯李泌权逾宰相,为幸臣李辅国、中书令崔圆等所嫉,“将有不利于泌。泌惧,乞游衡山,优诏许之”。后以“邺侯避李”为良臣避害之典。清王夫之《南岳赋》:“邺侯避李而挂冠,致堂却桧而蹑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