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云笈七签》卷四〇:“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千里的引程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比喻事情的成功在于由小到大逐渐积累。

明.赵弼《两教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唐.白居易《座右铭》:“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其他 要走千里,须从脚下迈出第一步。语出《老子》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40:“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用于比喻凡事都须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才能取得成功。多用以说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聚沙成塔 ↔空中楼阁。也作“千里始足下”。


【词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汉语词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猜你喜欢

  • 泌僅献身

    《邺侯家传》:“(唐代宗朝)端午各献服玩,上谓李泌曰:‘先生何独无献?’泌曰:‘自巾至履,皆陛下所赐,所馀独一身耳。’上曰:‘朕所求正在此。既献其身,惟朕所为,不为卿所有矣。’”(引自《佩文韵府》卷十

  • 贪饵丧生

    《孔丛子.抗志第十》(卷上):“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鳏鱼,鱼之难得者也,子果何得之?’对曰:‘吾始下钓,垂一鲂之饵,鳏过而弗视也。更以豚之半体,则吞之矣。’子思喟然曰:‘鳏虽

  • 飘茵落溷

    飘:飘落。茵:坐席。溷:粪圈、厕所。花瓣随风飘散,有的飘落在坐席上,有的飘落在粪圈。比喻富贵贫贱不是由必然的因果报应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偶然的因素。范缜(约450-约510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

  • 柯亭竹

    同“柯亭笛”。南朝梁武帝《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清 黄鷟来《杂诗》之二:“三叹柯亭竹,独结中郎知。”【词语柯亭竹】   汉语大词典:柯亭竹

  • 朱云剑

    源见“朱云折槛”。借指请诛奸佞的诤谏。元无名氏《满庭芳》曲:“功名路险,先寻个走智,休等人嫌。吕公绦已换了朱云剑。”

  • 东篱黄菊

    同“东篱菊”。唐钱起《九日田舍》诗:“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

  • 蹴蔬羊

    源见“羊踏菜园”。戏称平日素食,偶食荤腥美食。宋陆游《闭户》诗:“巷僻断非容驷路,肠枯那有蹴蔬羊。”

  • 雷门鹤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临海记》:“郡西北有白鹤山,周回六十里,高三百丈,有泄水悬注,遥望如倒挂白鹤,因以为名。古老相传,云此山昔有晨飞鹤入会稽龙门鼓中,于是雷门鼓鸣,洛阳闻之。孙思时斫此鼓,见白鹤飞

  • 桑榆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垂老之年。《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李善注:“日在桑榆,以喻人

  • 尹邢避面

    《史记.外戚世家》:“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有诏不得相见。”汉武帝时,尹夫人和邢夫人同时受到宠爱。尹夫人做了皇后,邢夫人还是妃子,汉武帝就下诏不让她俩人相见。原因是邢夫人很美,皇帝怕她们相见惹下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