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出言不逊

出言不逊

逊:礼貌,谦恭。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张郃(?-231年),字义,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初从韩馥征黄巾,韩馥兵败,投奔袁绍,后改投曹操,为曹魏名将。魏明帝曹睿时率军与诸葛亮交锋,败马谡。后在战斗中中箭而死。张郃有勇有谋,但不为袁绍所用。官渡之战时,曹操亲自带兵攻击袁绍的军粮基地乌巢。张郃献计说:“曹操的军队是精锐之师,乌巢守兵必定会被击败,应派兵救援。”谋士郭图却说应派兵袭击曹操大营,以解乌巢之急。张郃认为曹操营垒坚固,攻之必不能破。袁绍不依张郃之计,只派小部分军队救援乌巢,而以重兵攻打曹操军营,却未能攻下,而乌巢果然被曹操攻破,袁绍军队崩溃。郭图很羞愧,便诬陷张郃说:“我军打了败仗,张郃却很高兴,并且说话很不客气。”张郃怕被害,便投奔了曹操。

【出典】: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卷17第525页:“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慎,乃归太祖。”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桓公大怒曰:‘匹夫出言不逊!’喝令斩之。”


主谓 讲话顶撞别人,没礼貌。语本《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梁晴《暧昧》:“两家司机都有点~,曾冬妮跳下车去劝架,对方的司机挑着大拇指问她。”△贬义。描写人讲话没有修养。→出言万状 恶语伤人 出言无状 ↔谦厚有礼.彬彬有礼


【词语出言不逊】  成语:出言不逊汉语词典:出言不逊

猜你喜欢

  • 西山拄颐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为官清高脱俗。宋苏轼《次韵钱穆父会饮》:“东门未祖道,西山空拄颐。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 金针度人

    唐.冯翊《桂苑丛谈.史遗》:“郑代,肃宗时为润州刺史,兄侃,嫂张氏,女年十六,名采娘,淑贞其仪。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曰:愿丐巧耳。乃遗一金人长寸余,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又

  • 管城居士

    同“管城子”。宋李处全《水调歌头.送王景文》词:“一笑书生事业,谁信管城居士,不换碧油幢。”

  • 桥边纳履

    同“圯桥进履”。清毛奇龄《题张舍人携琴图》诗:“桥边纳履贻书早,海上乘槎探石迟。”

  • 渭与莘

    《史记.齐世家》:“西伯猎,遇太公于渭之阳。”《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钓于渭水之阳,伊尹未遇商汤时耕于有莘之野。两人因遇明主,方得出为执政大臣。“渭与莘”喻志士隐居之

  •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做官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候也因为贫穷。 古人认为出仕是为了行“道”,但有时也为了救贫。为救贫而仕,就应拒绝高官厚禄。语出《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

  • 雉飞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犊牧子(按:一本作犊沐子)所作也。齐处士,泯、宣时人,年五十而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雌雄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之操,以自伤焉。”有人说,《雉朝飞》是卫

  • 呵天

    同“呵壁问天”。姚锡均《赠一厂即送其返汕头》诗:“岂有沈沦甘下士,但歌《招隐》欲呵天。”

  • 虹女

    《类说》卷四十引焦潞《稽神异苑.虹化为女子》:“《江表录》:首阳山有晚虹,下饮溪水,化为女子。明帝召入宫,曰:‘我仙女也,暂降人间。’帝欲逼幸,而有难色,忽有声如雷,复化为虹而去。”后以“虹女”称美人

  • 金人辞汉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明帝景初元年,徙长安诸钟虡、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拆,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垒。”又《汉晋春秋》:“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或泣,因留灞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