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兴尽归舟

兴尽归舟

源见“访戴”。形容逸情放达。宋陈师道《酬应物见戏》诗:“扣门赏竹任推排,兴尽归舟挽不回。”


猜你喜欢

  • 元规清谈

    《晋书.庾亮传》:“亮……南奔温峤,峤素钦重亮,虽在奔败,犹欲推为都统。亮固辞,乃与峤推陶侃为盟主。侃至浔阳,既有憾于亮,议者咸谓侃欲诛执政以谢天下。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侃不觉释然,乃

  • 白足高僧

    同“白足”。宋苏轼《赠江州景德长老》诗:“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词语白足高僧】  成语:白足高僧汉语大词典:白足高僧

  • 鲍叔义

    同“鲍叔交”。唐高適《宋中遇陈二》诗:“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 家四壁

    同“家徒四壁”。宋苏轼《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宋陆游《斋中杂兴》诗之七:“衰残口两齿,困厄家四壁。”

  • 安仁鬓秋

    源见“潘安白发”。借指愁情催人老。宋赵长卿《瑞鹧鸪.寓意》词:“结丝千绪不胜愁,莫怪安仁鬓早秋。”

  • 千里寄鹅毛

    同“千里送鹅毛”。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词语千里寄鹅毛】  成语:千里寄鹅毛汉语大词典:千里寄鹅毛

  • 狡兔迷窟

    源见“狡兔三窟”。意谓迷惑而不知所去。唐苏颋《御箭连中双兔》诗:“狡兔初迷窟,纤骊讵著鞭?”

  • 铄金毁骨

    源见“众口铄金”。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明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今仕涂颠陨于铄金毁骨之日。”并列 语本《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谓毁谤甚多,让人难以生存。明·归有光《上王

  •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表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谁有道,谁掌握了知识真理,就应向谁学习。语出唐.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

  • 低首俯心

    见“低首下心”。【词语低首俯心】  成语:低首俯心汉语大词典:低首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