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传圯上
源见“圯桥进履”。指传授兵法。清 陈三立《次韵再答义门》诗:“书传圯上此人去,锥处囊中相士谁?”
源见“圯桥进履”。指传授兵法。清 陈三立《次韵再答义门》诗:“书传圯上此人去,锥处囊中相士谁?”
源见“一台二妙”。称赞晋卫瓘与索靖为同时而俱负盛名的二人。唐李瀚《蒙求》:“瓘 靖二妙,岳 湛连璧。”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明皇召诸学士宴于便殿,因酒酣,顾谓李白曰:‘我朝与天后之朝如何?’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
源见“藏舟去壑”。谓客观事物变化莫测。唐王维《为兵部祭库部王郎中文》:“积善无厌,寝病弥留,唐肆求马,夜壑藏舟。”
源见“得鱼忘荃”。指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迹象。《宋书.谢灵运传》:“磻弋靡用,蹄筌谁施?”南朝 陈姚最《〈续画品〉序》:“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至理。”【词语蹄筌】 汉
源见“鲲鹏展翅”。喻胸怀壮志,奋发有为,建立伟业。唐袁皓《及第后作》诗:“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同“龙盘虎踞”。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旂紫气;莫不随虎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见“虎踞龙盘”。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昔之~,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
前“为”( ㄨㄟˋ wèi ):介词。替。后“为”( ㄨㄟˊ wéi ):动词。做。孰:谁。 替谁去做,让谁去听? 此古人因自己的言行不为世人了解而发出的愤慨之语。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源见“绨袍惠”。喻指友人所赠深含情意的寒衣。宋范成大《春晚即事留游子明王仲显》诗:“笑我生尘甑,惭君有意袍。”
见“四君”条。【词语四公子】 汉语大词典:四公子
源见“钟鸣鼎食”。谓鸣钟鼓,食珍羞。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明张居正《学农园记》:“绮衣灿烂,钟鼓馔玉,剥下自润,而不睹其艰。”并列 钟鼓,乐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