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久假不归

久假不归

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认为,尧舜是本着天性自然施行仁义的,商汤和周武王是修身养性勉力施行仁义的,至于五霸,只是假借仁义作幌子,以行其私,长此以往,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没有仁义的呢?言外之意是,于是世风日下,假仁义之伪君子便到处都是了。后常用其字面意义,表示借别人的东西,长久不还,据为己有。

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七:“煨烬之余,所存不多。诸侄辈不能谨守,又为亲戚盗去,或它人久假不归。”


偏正 ①借用很久而不归还。语本《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7:“煨烬之余,所存不多,诸侄辈不能谨守,又为亲戚盗去,或他人~。”②比喻迷失道途,不能及时返回。《儿女英雄传》30回:“你我若不早为之计,及至他~,有个一差二错,那时就难保不被公婆道出个不字来,责备你我几句。”△贬义。常用于写人处事行为失当方面。


【词语久假不归】  成语:久假不归汉语词典:久假不归

猜你喜欢

  • 梁鸿

    源见“举案齐眉”。东汉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后以“梁鸿”喻指丈夫,亦指贤夫。明张煌言《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诗之一:“尺牍胡然至,寒温不自通……鹿车谁共挽,羞杀是梁鸿。”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

  • 黑头

    同“黑头公”。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词语黑头】   汉语大词典:黑头

  • 髀肉生

    同“髀肉复生”。唐白居易《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 狡焉思启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后以“狡焉思启”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连动 满怀贪诈之念妄图使阴谋得逞。《左传·成公八年》:“夫~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贬义。多

  • 呵天

    同“呵壁问天”。姚锡均《赠一厂即送其返汕头》诗:“岂有沈沦甘下士,但歌《招隐》欲呵天。”

  • 夏虫疑冰

    同“夏虫语冰”。《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李善注:“言浅近小智,同乎夏虫,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矫也。”见“夏虫不可语冰”。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

  • 太仓梯米

    《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太仓乎!”太仓:古时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稊米:小米。原谓指太仓中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其渺小,微不足道。《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们已写了知单去,知会各同窗的

  • 寸曝

    源见“献曝”。喻所赠菲薄。多作自谦之词。明张煌言《答闽南缙绅公书》:“若新府肯敬承先志,敦厚天潢,哀王孙而进食,又何烦不肖之片芹寸曝哉!”

  • 木榻跪穿

    同“木榻坐穿”。清 吴启元《广宁望医巫闾山雪》诗:“木榻跪穿心久定,黄金锄去眼谁看。”

  • 煎水作冰

    用油炸水,使之成冰。比喻方法与目的相违背,不会实现。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今山东泰安一带)人,初为曹操丞相军议掾,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给事中、侍中,屡借天象,灾异进谏,甚为曹丕所重,官至光禄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