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和乐职

中和乐职

汉书.王褒传》:“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注:此为歌颂政治平和,百官各乐其职,风化远布的诗章),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时氾乡侯何武为僮子,选在歌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

西汉时,益州刺史王襄为歌颂汉德,曾使诗人王褒作《中和》、《乐职》等诗章,并选拔童子何武等进行演唱。后以此用为歌功颂德之典。

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诗:“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圣德九州普。《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猜你喜欢

  • 廪竹

    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兴于遯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后因以“廪竹”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

  • 楼护智

    《汉书.游侠传.楼护传》:楼护字君卿,齐人。曾任广汉太守,元始中,封息乡侯。“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西汉齐人楼

  • 空谷白驹

    源见“白驹空谷”。比喻隐居的贤士、友人。元范梈《谢冷架阁春日东麓见怀》诗:“空谷白驹消息迟,东风杨柳万烟丝。”偏正 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幽谷中放着一匹骏马不被使用。比喻不能任用贤能。也比喻十分难得的事物。

  • 萧芝雉随

    晋.萧广济《孝子传》:“萧芝至孝,除尚书郎,有雉数十头饮啄宿止。当上直,送至歧路,下直入门,飞鸣车侧。”(据《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尚书郎萧芝至孝,有雉数十只飞鸣车侧。古代传说,野雉出现,为祥瑞之兆。后

  • 陵母知兴

    源见“陵母伏剑”。谓识大局,知兴亡。汉班彪《王命论》:“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知兴。”【词语陵母知兴】  成语:陵母知兴汉语大词典:陵母知兴

  • 礼乐为钩

    把以礼乐治理天下看作是用钩钓鱼。《淮南子.俶真训》:“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孰非其有?”

  • 蛟人泣

    源见“鲛人泣珠”。谓流泪成珠。蛟,通“鲛”。宋梅尧臣《王安之寄石榴》诗:“割之珠落盘,不待蛟人泣。”此用以咏石榴。

  • 肃肃宵征

    肃肃:疾速貌。宵:夜晚。征:行。 意谓夜间疾速地赶路。 形容征人跋涉辛苦。语出《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三国.魏.嵇康《灯铭》:“肃肃宵征,造我友庐。光灯吐耀,华缦长舒

  • 见义不为无勇也

    眼见合乎正义的事情却不去做,这是怯懦。语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后汉书.张皓传.附子纲》:“不料强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

  • 蒲鞭不用

    同“蒲鞭不施”。宋陆游《江东韩曹晞道寄杨庭秀所赠》诗:“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钱流仓粟红。”主谓 蒲,香蒲。以蒲为鞭,柔软不能伤人。不用蒲鞭惩罚人。比喻为政宽厚仁和。语本《南史·崔景真传》景真“位平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