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经历一件事,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的知识。 表示人们的聪明才智来自人们的生活实践。语本宋.悟明《联灯会要.道本禅师》:“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后多引作〔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红楼梦》六〇回:“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镜花缘》二二回:“古人云:‘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们若非黑齿前车之鉴,今日稍不留神,又要吃亏了。”《官场现行记》三五回:“也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已过去的事情,也不用谈他了,且商量现在我们怎么办法。”


其他 不经历那件事情,就不能增长那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红楼梦》60回:“他娘笑道:‘小蹄子,你走罢! 俗语说:~。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多用于实践重要方面。也作“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词语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成语: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汉语词典: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猜你喜欢

  • 白雪曲

    同“白雪歌”。唐韦应物《简卢陟》诗:“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 龙虎营

    《后汉书.南匈奴传》:“攻破京兆虎牙营。”李贤注:“虎牙营即京兆虎牙都尉也。《西羌传》云:‘置虎牙都尉于长安,扶风都尉于雍。’《汉官仪》曰:‘凉州近羌,数犯三辅,京兆虎牙、扶风都尉将兵卫护园陵’也。”

  • 大笔如椽

    亦作“如椽大笔”。象椽子一样大的笔。比喻文笔刚健有力,文章气势宏伟。王殉(350-401年),字元琳,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之孙。初为桓温掾,晋孝武帝司马曜时为尚书右仆射。时孝武帝颇好典籍,王

  • 佽飞斗蛟

    同“佽飞斩蛟”。金元好问《观浙江涨》诗:“佽飞斗蛟鳄,燃犀出鳞介。”

  • 陵阳

    源见“陵阳钓”。指仙人陵阳子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使五帝先导兮,反太一而从陵阳。”晋郭璞《游仙诗》之六:“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词语陵阳】   汉语大词典:陵阳

  • 韩信坛

    源见“韩信登坛”。泛指军中举行拜将帅礼仪的高台。宋叶適《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诗:“汉中王霸地,从古锋镝争;崩摧韩信坛,阙落张鲁营。”【词语韩信坛】   汉语大词典:韩信坛

  • 阳城拙

    源见“抚字催科”。喻指拙于为官。宋郭应祥《鹧鸪天.遁斋自作生日》词:“催科自笑阳城拙,勇退应惭靖节高。”

  • 董帷

    司司迁《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重仲舒在家放下帷幕读书、讲学,三年不观于舍园,后

  • 丁鹤语

    源见“辽东鹤”。指丁令威化鹤归辽时吟的诗句。慨叹人事变迁。清 丘逢甲《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华表空闻丁鹤语,乱萌先兆子规啼。”

  • 太常妻

    《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传》:“以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之望。数月,复为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