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疑辞婚

不疑辞婚

汉书.隽不疑传》:“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於大谊。’繇是名声重於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

始元五年(昭帝时),有一男子自称是武帝的卫太子(皇位合法继承人,曾逃亡在外。),谁也弄不清是真是假。京兆尹隽不疑当场命令将此人逮捕关押。有人担心弄错了不得了。不疑说:“春秋时卫太子蒯聩违父命外逃,继位者就拒绝在逃者复位,有先例在。卫太子得罪武帝逃亡在外,今天归来,也是罪人,理当逮捕。”皇帝和大将军霍光知道后,大为赞赏,并要求大臣们好好学习春秋等经书,熟悉各种典章条例,以便能明辨是非,判断曲直。朝中诸臣都自认为不如隽不疑。大将军霍光想把女儿嫁给他,不疑坚决加以拒绝。后用此为辞婚之典。

文选》卷四。沈休文《奏弹王源》:“臣闻齐大非偶,著乎前诰;辞霍不婚,垂称往烈。”


猜你喜欢

  • 古押衙

    唐.薛调撰《无双传》:“唐王仙客者,建中中朝臣刘震之甥也。初,仙客父亡,与母同归外氏。震有女曰无双,小仙客数岁……常见敕使说:‘富平县古押衙,人间有心人。’今能求之否……无双遭乱世籍没,而仙客之志,死

  • 金华牧羊

    源见“叱石为羊”。谓入山学道或得道成仙。宋陈师道《徐仙书》诗之三:“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典源】 晋·葛洪《神仙传·皇初平》:“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

  • 以轻心掉之

    轻:轻易,轻率。掉:摇动,摆弄。 以轻易之心摆弄它。 表示做事轻率,漫不经心。语出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清.程瑶田《通艺录》:“如逞慧辨,几为《初学记

  • 民受其赐

    《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扪虱而言

    《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家于魏郡。……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谒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桓温是东晋的重臣,名声赫赫,权倾一时,而王猛以未达的穷汉

  • 墨子悲丝

    同“墨子悲染丝”。唐李瀚《蒙求》:“墨子悲丝,杨朱泣岐。”见“墨子泣丝”。【典源】 《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

  • 秦佚

    隋.薛道衡《老氏碑》:“庄周云: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据《文苑英华》卷八四八引)春秋时有秦佚,曾吊唁老子。后遂用为得道之士的典故。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刑端公》:“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

  • 火牛兵

    同“火牛阵”。清顾炎武《不去》诗:“记作安平门下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 阅市

    《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后以“阅市”为勤奋好学的典故。唐李瀚《蒙求》:“王充阅市,董生下帷。”【词语阅市】   汉语大词典:阅市

  • 后实先声

    见“先声后实”。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运长击短,~,增垒威敌,灭灶潜兵。”【词语后实先声】  成语:后实先声汉语大词典:后实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