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亦作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是说不进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擒获小老虎。形容不冒风险,就不能创造奇迹。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率36人出使西域。到鄯善国(今新疆鄯善县)时国王对他们极为敬重。不久,因匈奴使者也到鄯善国,向国王施加压力。国王对待班超等人的态度突然冷落,班超等人也面临着被逮捕起来送往匈奴的危险。班超聚集同行36人秘密会议,要求大家利用黑夜向匈奴使者发动火攻,而后,在班超的率领下,36人依计而行。终于杀了匈奴使臣,使鄯善国王坚定了归汉的决心,“纳子为质”,也为东汉王朝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

【出典】:

后汉书》卷47第1572页《班超传》:“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才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70回载:蜀将黄忠战胜魏将夏侯尚、韩浩之后,又要乘胜前进。别人劝道:“军士力困,可以暂歇。”黄忠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策马带头冲去,又大获全胜。


其他 不进入老虎洞,怎么会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历限险,就不能获得成功;不经实践,就不能获得真知。语本《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童小鹏《少小离家老大回》:“为使身份社会化,深入敌人内部,周恩来多次提出:‘~’,三教九流都可参加,但必须同流而不合污,入淤泥而不染,实行革命的两面政策。”△说明实践、付出辛劳对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词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汉语词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猜你喜欢

  • 孙权弹

    源见“屏风误点”。指驱蝇。比喻驱逐奸邪。宋邹浩《秋蝇》诗:“宜哉孙权弹,为尔情激切。”

  • 化为乌有

    源见“子虚乌有”。形容全部丧失、全部落空或全部没有了。《红楼梦》七八回:“其后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天兵一到,化为乌有,不必深论。”述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作《子虚赋》,虚构三人对话

  • 抗尘走俗

    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后以“抗尘走俗”谓热中名利而奔走于尘俗之中。《宣和书谱.张徐州》:“不以名利芥蒂于胸次……故其胸中流出而见于笔画者,无复有抗尘走俗之状

  • 张耳陈馀

    此典指张耳、陈馀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到互相攻杀。后以此典比喻势利之交,不能善始善终。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战国末为魏国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令。秦末与陈馀同从武臣北定赵地。武

  • 方寸心

    源见“方寸地”。指心,思想。唐贾岛《易水怀古》诗:“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清唐孙华《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诗:“那将方寸心,愁水复愁旱。”【词语方寸心】   汉语大词典:方寸心

  • 阪上走丸

    阪,山坡,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弹丸顺势滚下,比喻迅疾快捷。蒯通,即蒯彻,西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人。为人多智,有辩才。汉惠帝时,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81篇。在秦末楚汉起事初期,陈胜

  • 手泽

    源见“手口之泽”。称前人的遗墨、遗物等。晋潘岳《皇女诔》:“披览遗物,徘徊旧居。手泽未改,领腻如初。”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词语手泽】   汉语大词典:手泽

  • 卫玠车

    同“卫玠羊车”。唐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 挥弦目送

    源见“手挥目送”。形容赏心悦目,怡然自得。宋韩淲《朝中措.梅月圆》词:“但愿人生长久,挥弦目送飞鸿。”

  • 沉璧

    《史记.河渠书》:“於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決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竇决河。……”历史上黄河经常决口改道,古代常以玉璧沉到河里祭奠河神,以祈安流。后以“沉璧”咏帝王祭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