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良殉秦

三良殉秦

指秦穆公死,三位贤良大臣奄息、仲行、鍼虎都殉葬从死。后以此典感叹良臣从死。秦穆公(?——前621年),即嬴任好,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前659年——前621年)时,曾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人,奋发图强。又曾东进,争霸中原。后用由余谋划,向西发展,攻灭十二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埋葬在雍(当时秦都。今陕西凤翔县东南)地,陪葬从死的有177人,秦国的良臣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名叫奄息、仲行、鍼(Qián前)虎也是其中殉葬者。秦国人哀悼他们,作了《黄鸟》这篇诗歌来纪念他们。此典又作“黄鸟”、“三良”、“殉秦”。

【出典】:

史记》卷5《秦本纪》194、195页:“三十九年,缪(mù目,通“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正义》应劭云:“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鍼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黄鸟》诗所为作也。”

【例句】:

三国·王粲《咏史诗》:“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三国·曹植《三良》:“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吊哀》:“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天横,黄鸟赋哀。”


【典源】《诗·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史记·秦本纪》:“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正义应劭云:“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鍼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黄鸟》 诗所为作也。”

【今译】 春秋时秦穆公 (名任好) 与群臣饮酒时,说:“生时共此欢乐,死时共此悲哀。”有子车氏的三人奄息、仲行、鍼虎许诺。三人都是秦的良臣。穆公死,三人都殉葬从死。秦国人哀悼他们,作了《黄鸟》诗来纪念他们。

【释义】 后以此典感慨良臣死去。

【典形】 黄鸟、三良、三良殉秦、殉秦、三臣自残。

【示例】

〔黄鸟〕 三国·曹植《三良》:“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三良〕 三国·王粲《咏史诗》:“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三良殉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哀吊》:“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夭横,黄鸟赋哀。”

〔殉秦〕 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猜你喜欢

  • 弥天与四海

    《晋书.习凿齿传》:“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习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释道安自称“弥天”,习凿齿自称“四

  • 季鹰鲈

    同“季鹰鱼”。金高宪《寄李天英》诗:“社瓮新成元亮酒,并刀细落季鹰鲈。”【词语季鹰鲈】   汉语大词典:季鹰鲈

  • 椒榝

    《楚辞.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王逸注:“榝,茱萸也,似椒而非,以喻子椒似贤而非贤也。”后遂以“椒榝”指谄佞之徒。刘师培《文说.宗骚篇》:“帝子无闻,怅艾萧之当户;党人不亮,悲椒榝

  • 莫待无花空折枝

    不要等到花谢时才去摘花,那就只剩空枝了。 比喻人当及时行乐,不要失去良机。语出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

  • 鲙炙

    同“脍炙”。宋吴坰《五总志》:“时人鲙炙,以为切对。”【词语鲙炙】   汉语大词典:鲙炙

  • 珠玑咳唾

    汉.赵壹《刺世疾邪赋》:“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珠玑:珠玉。指谈吐或文词美如珠玉。后因以“珠玑咳唾”为形容谈吐自如文词美好的典故。宋.陈师道《后山诗注.嘲秦观》:“若为借与春风看,无限珠玑咳唾中。

  • 悉帅敝赋

    同“悉索敝赋”。《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悉帅敝赋,踦跂毕行。”【词语悉帅敝赋】  成语:悉帅敝赋汉语大词典:悉帅敝赋

  • 倾阳

    三国 魏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比葵藿。”后因以“倾阳”比喻忠诚或归顺。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

  • 东宫

    古时太子住在东宫,因称太子为“东宫”。《诗.卫风.硕人》:“东宫之妹。”毛传:“东宫,齐太子也。”孔颖达疏:“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齐太子:指齐庄公之子得臣。【词语东宫】   汉语大词典:东宫

  • 不赞一辞

    指出于推托等原因而一句话也没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李大人看了不赞一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见“不能赞一辞”。《官场现形记》58回:“李大人看了~,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词语不赞一